一造人员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
2020-11-05 16:48:25 56
明明是固定单价合同,却要坚持对单价价格进行调整。
明明市场可以100元可以买到的材料,却坚持要300元。
明明是不单独列项计价的工序,却硬要坚持单独计价。
明明是不成立的索赔,却要拼死坚持。
……
遇到这些情况,不论多么理智的造价咨询从业者在内心深处都会默默的“爆粗口”,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对于斗战胜佛类型的造价咨询从业者,可能还会与施工方有一场“辩论大赛”,试图说服施工方放弃主张。
对于理性的造价咨询从业者,可能会明确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便把问题甩给委托方,让甲乙双方去协商解决,与施工方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
我们判定施工方的无理诉求和主张,是基于其没有充分的有效资料作为支撑,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通常用套话来套路施工方:
请提供有效的资料
请与甲方去洽谈,我们没有话语权,你们谈好的我们执行
……
一:做有担当的造价咨询
显然上述处理方式并没有推动问题的解决,有可能还会把问题引爆,让施工方的情绪过于激动。
“推”和“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还是被甲方Q和@,该做的事情,迟早都是要做的。
作为造价咨询是协助委托方解决造价问题和难题,至少是要把问题的核心点给梳理出来,这才是负责人、有担当的造价咨询。
我们面对的施工方,并不都是精通造价专业的,他们或许擅长施工技术和管理,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要钱,不知道搜集和提供什么资料。
因此作为造价咨询不能奢求所有的施工方都能够配备专业的造价人员,这是客观现实,也是真实的造价场景。
能够与造价外行进行顺畅的沟通和交流,已然成为每一位造价咨询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不仅要有耐心,还能用施工方听得懂的话语去表达造价的问题,同时还能设身处地的引导施工方把主张诉求的前世今生给讲述出来,要不断的翻译其诉求。
只有获取更多的信息,才能帮助施工单位把问题清楚的翻译出来,才有可能找寻到问题的核心,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无礼诉求背后的常见的真实原因
对于只为主张合理利润的施工方,看似无礼背后的真实原因,可能是:
1、羊毛出在猪身上
比如单价诉求严重高于市场价格的情况,可能是施工合同中只有新增项这一个地方是开口,是可以去重新洽谈定价,用来弥补合同中其他亏损的费用。
比如无理的索赔主张,可能确实亏损了,但却不知道如何去索取费用,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主张索赔。
比如有些拆除或者其他不能通过正常办理变更洽商的事项,需要通过可以办理变更洽商的事项来主张费用。
2、错过资料确认的最佳阶段
造价意识欠缺,不知道需要办理书面签证资料
有造价意识,想办理书面签证,却没能办理,比如甲方或监理人员过程中不给予签证;比如甲方前期口头承诺的人员已离职,现任人员不予确认。
3、投标报价或合同签订时,确实存在考虑不到的问题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不断与甲方进行沟通,甲方始终也未给于明确的回复,就这样忽忽悠悠的就把活给干完了,结算时,问题就不能在“忽悠”。
对于恶意的主张,非规则所能解决的,不做延展和探讨。
05 如何找寻化解问题的方案
通过与施工方充分的沟通和梳理,协助施工方把真实的情况表达出来,这是第一步,如何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呢?
单纯的去看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是死局,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这就要从更广的维度去梳理信息,而不能从单一的维度。
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原则,从招标投标到合同签订、从施工图纸到变更洽商、从进度、质量、安全到材料采购供应,从甲方义务履行到项目周边外部环境干扰,总之360度无死角对项目进行立体扫描,尽可能全的收集项目的全信息。
信息全了,才有可能柳暗花明。
首先需要做的是对问题进行分类,那些主张是事实,那些主张是虚列,那些是可以完善资料,那些是无法找寻确凿的支撑。
其次是要对看似无理的主张进行初步的审核,从而获知真正的金额诉求上限,此数据称之为“修正后诉求金额”
对于属于事实的事项,仅是支撑资料不充分的,再核定一个金额,这相当于一个中间金额,称之为“事实事项金额”
最后还要梳理出,对于施工方未主张,但基于合同规则可以给予的金额又是多少,称之为“可找补金额”
通过以上测算,有了三个数据,修正后诉求金额,事实事项金额,可找补的金额。
基于上述三个数据,再把问题提交给委托方,想必问题会能更快的得到推动和解决。